你上火吗? 让我们共同来缉拿上火的元凶!
你上火,可能不是你的问题,而是我们共同的问题!
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如何行为!而且这绝非危言耸听!
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颇深,圣经的信条常常被大多数人默默的遵从,加上西方对真理的崇尚,新的经济,社会理论很快就被贯穿到现实生活当中,以提高社会的生产率。
而我们,十三亿的人口,56个民族,风云变幻的近代史,智者有自己的信条或者座右铭,凡夫俗子则人云亦云......
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嚷嚷,皆为利往。但追名逐利并非上火的理由!
人们在生活中缺少一个人文价值的导引,在行为上真可谓是五花八门,同在一个国家,却象是生活在不同的社会里!生活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,相互的摩差伤害不可避免,这样的关系间不断,里还乱,你能不上火吗? 注意,这并不能错误的理解为社会和文化的多元化!当然,我们国家还缺少完善的社会保障,这导致人们无法获得相对的独立性,给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加了障碍。
人们在交往时没有共同的或相近的人文导向,就会对对方有不同的心理预期,最后结果和心理预期经常造成相互间的误会和关系紧张,以至于相互拆台,勾心斗角。这并非人们的初衷,但却是不幸的结局。归根到底,人们不知道如何行为,因为人的第一属性是社会性,良好的社会协作需要一个行为和精神导向,它应该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,既抽象而又可以具体化,放之四海而皆准。就好比散文一样,讲求形散而神不散。这种指引的缺乏最终增加了社会成本,这种社会成本将直接以交易成本隐性的提高了生产成本,从而制约了经济和社会发展。我想这个应该值得我们的社会学家深思!
比如,在大连生活过的朋友想必熟悉一句话,那就是" 哎呀,上火啊!" 这句话在人们的生活中应该是出现的最频繁,简直就是"您好"的代名词!可是大家想想,大连那山美,水没,人更美,上的是啥火呀!
那末,一个人如果总是上火,那怎能干好工作 怎能处理好邻里同事关系? 想想可怕吧?
国外可真的不这样!100% 投入工作!而我们,多少的精力,体力,脑力,要消耗在人际关系上?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